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1023家長成長課程之十二感官座談會照片記錄
























































8/28德國老師講座讀後心得

Lothar Steinmann老師儘量用最簡單的說法帶領我們進入華德福,他舉例兒子的生日禮物是一台電動遙控汽車,以前還沒有時,是一台小小的需全身的運動配合才能讓小汽車走的玩具,車子壞了還可以和爸爸一起修理,但自從有了遙控汽車後,孩子就只是站著,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讓車子上上下下的跑,但有一天從陽台上摔了下來就變成了一堆資源回收的廢鐵,沒法子修理了。從這個例子可以引申出很多的想法例如:透過肢體或指頭接觸世界,孩子幾歲可以開始玩電腦、什麼樣的玩具適合孩子玩.........

Lothar Steinmann老師指出,沒有任何教育不需經由人與人相互交集,導師的信任與關心,不是其他方式(如視訊、教學帶等方式)能夠取代的。現今體制內的教育方式是以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材用以服務社會;而史代納的教育目標是以永續發展,培育出具有創造改革的人,再從有去創造出新價值。

雖然華德福在在台灣的時間尚短,但Lothar Steinmann老師希望能看到在本地文化中找到華德福,所有的課程架構有著當地的精神與文化與包容性,且核心價值不變。很高興在他來台灣這段時間內,也真正進班觀察到慈心的教學方式。

那一堂的課程解釋台灣地理位置,一般的教學多以教學帶或投影片方式來解釋板塊,但慈心教師們是以宜蘭地區常見的農夫為例,帶入週遭環境的動物,再來是經常性的地震發生、最後再來解釋到板塊推擠,用這樣互動的方式來授課,以互動的方式來,來教授地理。他相當欣慰的看到在地的華德福,也對慈心團隊的用心表示肯定。

他也呼籲家長,要能接受孩子們現在的樣貌,千萬不要放棄當下、而去期待未來。就如放風箏一樣,要放的長,才會飛得高。因為活在當下才是珍貴,要能充份利用、把握當下。他也指出容許孩子們在一定範圍的程度內,去面對有危險(如爬樹)的活動,因為不論危險與安全的環境中,都應有自由的的空間,讓孩子們去發展能力。

不過最有趣是,各位有沒有看過自己在看電視時的眼神,德國有一個相片展覽,Lothar Steinmann老師帶來了其中的兩張一幅是孩子正在看電視的正面大頭照,另一張是孩子正蹲在地上玩泥的照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眼神兩者呈強烈的對照,沒有看到的家長,不妨回家拍張照拿來做比對一下,或許自己也會大吃一驚呢!!! 也提醒家長要注意電視媒體等帶來的影響,現今電視中充滿暴力與色情,這些對孩童的影響甚鉅。

進入青春期孩子,是個對所有事情都想要挑戰的冒險家,Lothar Steinmann老師的孩子,有一天到同學家露營,當夜晚來臨大人們各自回家睡,孩子們就在後院露營,根據孩子回來之後的描述,大家都非常興奮,晚上睡不著時有人提議,到外面的院子跳彈簧床,在一片漆黑的夜裡跳彈簧床,真是一項特別的感受。

你們家青春期的孩子,也一定是非常瘋狂的冒險家,想要挑戰父母的威權,父母不准的事情,越想去做。Lothar Steinmann老師說他年輕時,也和同儕一起偷偷抽菸,但那並不是想要做壞事,只是想試試看。所以不要太過於苛責他們,其實要從小孩子的世界進入大人的世界中間的過渡期,不論是身體及情緖上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很好的,你我也都經歷過。不是嗎!!!

時間過得很快老師中間沒有休息講了兩個小時,很可惜九點一到會長就宣布散會了,有很多家長有問題想請問老師的。幸好,10月底老師還會再來,屆時精采的演講,請上次沒有參與的家長一定不要錯過。

事後聽韋萱老師說,Lothar Steinmann老師回去之後,那一晚睡不著覺,因為他一直在想要用更簡單易懂的話告訴家長,也希望華德福是在地的華德福,不是從德國拷貝過來的華德福。家長成長課程小組在此向各位家長邀約,能於近日收集對華德福教育方面的問題,我們將於十月上旬將問題傳給老師,10月31日的講座將精彩可期。(家長成長課程小組 賴伯書)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七年發展論與十二種感官之座談後記

七年發展論與十二種感官之座談後記 98-009-18於慈心小學視聽室
當自己一次又一次聆聽不同的老師在敘述七年發展,心中的感觸一次比一次深。因為孩子七歲以前的發展,關係到一個人一輩子的健康、快樂、幸福與否,但不知情的家長就沒有了解到七歲以前的四種感官發展和父母的教養態度、教育環境,就是滋養孩子成長的資糧和營養,有些許遺憾和婉惜。

一、觸覺
如果父母知道孩子的感官(觸覺)發展是建構未來人生中,對人、事、物的信任,也是人我之間的界線分野,如果是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全身觸覺的刺激就和自然產的孩子先天上就有不同的感官經驗。
再者喝母奶的孩子和抱塑膠奶瓶的孩子,接觸到又是完全不同的觸感經驗。孩子過早坐學步車,手腳沒有充份活動,會妨礙了孩子的觸感刺激,因為在自由的空間、充份的時間下,孩子所碰觸到的感官經驗,會深入孩子內在的感覺,慢慢形成對物之間的界線分野。

二、生命的感覺
這種感覺較難了解,它對我們而言,是無意識的,但身體受傷疼痛了,它就很有感覺。孩子們在學校跑跳、爬樹……,身體有碰觸大自然的環境,孩子們就會發展出生命的感覺,由外而內,孩子們就會內化成為內在空間,那內外的和諧是從經驗中產出的。如果保護過度,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玩、很難知道深刻的生命的感覺的,這也是孩子們的感官在發展和諧的感覺。

三、律動的感受
孩子們在自由的空間自由的遊戲、自由的移動,時間、空間都是允許孩子們自由地律動,這種感覺是種正向的發展,就是發展自由。慢慢地它就會發展轉化成內在的自由。一個人可以自由的思考,自由地翶翔在天地之間,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當我在宜蘭慈心心幼兒園任教時,心中所思念的是花蓮碧雲莊的那群孩子,我似乎懂了一些那自由的意涵。

四、平衡/平静的感覺
這種感覺也是無意識的,雖然外在肢體的平衡是看得見的,但內在的平衡卻是需要培養的。對我們而言,內在深處有個地方可以休息一下,是很重要的平衡。如果不到休息的平衡點,我們就不能放鬆和建構獨立的思想,因此平衡感也是發展和平的感覺和孩子內在的平静。

四個初階感官都是在四肢,也是新陳代謝消化系統發育的階段。零到七歲的孩子的意識處在夢幻階段,大人不宜說太多的道理和說教來喚醒他,他們需不斷地重覆遊戲和模仿,和自然材質的物品及玩具。重覆和規律的節奏,是奠定意志力發展的基石。孩子們放學後回到家,也需要和華德福托兒所一樣的韻律節奏,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孩子身在其中,心境才會安定,對人事物的信任就會產生。

看到一個孩子讀了六、七個托兒所後轉到慈心,大班的孩子整天一直要老師抱抱,那不安和匱乏令人心疼。更看到父母保護過度,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拿,無形中阻礙了孩子該發展的信心與自我的肯定,孩子表現出一畏的擔心和畏縮。

也有放任沒有界線,眼中只看到自己,不允許別人的分享,只允許自己的獨享,更不知如何和同儕間彼此分享和一起建構遊戲。

也看到父母的擔心、緊張過度的那種神經質的孩子,一個個臉上很少看到笑容,看到是那防禦的自我保護;也看到都在掌聲下成長的孩子,一直需要掌聲的支持,沒有了掌聲,取而代之的是失落,那一失落也停止了向前的動力。

平衡乃是教育之道,過多過少孩子而言都不是好的。如果我們看到孩子面對挫折的那種無力抵抗真得會不忍心,那平時就該給些磨練,從挫折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那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是可以接受困難的。他們唯有在做中學習,才會得到生命與生活的經驗。

親愛的家長們,放手吧!讓我們這弓射出的每支箭都可以落在屬於它該落的地點。太用力了,有時還會射不遠會落在原地,輕鬆一點、得失心少一點、擔心少一點、信任多一點、空間時間多一點,相信孩子的快樂就會慢慢多一點,當然為人父母的我們,自己的快樂也自然而然會多一點喔!
(慈心幼兒園教師鄭美蘭)

10/23十二感官座談會邀約

由智弘教師主講之座談會,今晚七時於慈心小學準時開講,邀約有興趣的家長出席。

成長工作小組

cixi-develop.blogspot.com
2009.10.23設立,邀請伯書